理由1
通胀预期带动房价上涨
通货膨胀,不管到哪个楼盘,售楼员可能都会拿这个问题说事儿。在经济进入复苏通道之际,虽不致使通胀即刻发生,却导致了对通胀的预期。有研究表明,公众的通胀预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通胀发生。通胀意味着货币贬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钱不值钱”。一旦形成通胀预期,就可能促使一些人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楼市、股市,以期保值或增值。今年,众多投资房产者都怀有同样的通胀预期,尤其二手房市场火爆。
记者点评:在这个通胀预期的大形势下,大家都怕钱不值钱,就先放楼市里,这样带动楼市价格上涨也确实是顺理成章,怪不得现在通胀已经成了楼房涨价的最有普遍意义的理由。不过在购房时,购房人还该多想想,大家要都是出于对通胀预期的恐慌才买房,那么随之而来的风险将会有多少。
理由2
城市规划推动房价上涨
实际上,房产商们最喜欢说的理由还是城市规划利好推动了区域房产的升值。售楼人员最喜欢拿这些说事,比如我们这里马上要通地铁,当然房价要上涨了、近期政府要投入巨资开发南城。这个规划的出台及实施,将会使得城市南部地区相对滞后的发展面貌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一利好一下让好多项目活跃起来,比如位于南三环和四环之间的项目京投快线,这个项目嚷嚷着开盘都几个月了,可是直到最近,才推出部分房源。业务员通知给购房人的开盘价一涨再涨,最先说是在14000-15000元/平方米之间,最后开盘的价格是18500元/平方米。
记者点评:市政规划的利好,确实能带动周边项目的升值。一条地铁的开通,对沿线地产的带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之前已经开通的线路,周围的项目售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南城即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一利好当然不会被精明的开发商放过,不能卖亏了,所以才一再推迟开盘,不断提高价格。但是任何的利好都是有限度的,过分透支利好会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项目能否升值,本身的品质也很重要,很好的例子就是有些小区房价已经很高,可是同区域的房子却卖不上价,这跟小区的品质有重要关系。
理由3
有稀缺资源的地段
北京的房子,位于稀缺地段、具有稀缺资源的房子永远是卖得最贵的。比如太阳公园,位于北三环,区内有三大公园环绕,小区内引入了名校,本身区位就已经很稀缺,北三环边上可供开发的土地几乎没有了。又有公园、又有学校。这些优质的资源让这个小区价格一路暴涨,从最初的18000多元每平方米,现在已经涨到了近30000元每平方米。并且,想买上房很不容易。再比如唐宁one,人家位于中关村,这里学校众多,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不惜倾家荡产也要在这儿买套房。如此多的人都涌到这里,人家能不待价而沽吗?
记者点评:这买房子的事还真不好说谁对谁错。认定人家开发商是奸商,唯利是图也有失厚道。这买卖的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卖再贵,你不是还要求人托关系的一定要买嘛。嫌房子贵,你不会不买嘛,大家都不买,房价不降才怪。问题是越涨越买,大家一向是“买涨不买跌”,这种心态下,只能看着开发商痛宰你。当然,身为开发商,不能仅仅为了逐利生存,还是得为这个城市留点精品,你占了好地,就要开发一些精品,尽量向“物有所值”靠得近一些。
理由4
地价推动
从5月份以后,北京的房价进入爆发性上涨期,询问各项目售楼处涨价的理由,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就是“地价都那么贵了,我们的房价怎么能不涨?”广渠路15号地拍出近160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周边多个项目短时间把价格提高了1000元-3000元/平方米。7月份,大兴新拍土地楼面地价屡次突破7000元/平方米。8月份,领海、鸿坤理想城等项目加价2000元/平方米左右。鸿坤理想城的销售人员更是直接对记者说:“大兴地价都7000多了,等盖出房子,怎么也得卖到15000元/平方米,我们现在才卖13000元/平方米,绝对划算”。如此说辞,在楼市屡见不鲜。
记者点评:尽管国土部和部分所谓的专家学者再三否认地价推高了房价,但是,赤裸裸的现实就摆在那里,没有任何产品升级,没有刚需突然增加,仅仅是因为周围的地块拍出了高价,就坐地涨价,而且幅度都不低。每一块地王的出现,就意味着周边区域一次爆发性的房价上涨,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但也是让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感到羞愧的事实。
理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