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其发展与铁路的发展息息相关。京广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郑西铁路、石武铁路等高铁线路的修建,将会延续郑州铁路枢纽地位。
高铁时代的到来不仅将改变郑州居民的生活和郑州经济空间格局,对郑州楼市也将会产生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会体现在郑州楼市发展格局和发展空间层面。
高铁提高郑州对外开放度
高速铁路所带来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都将改变郑州这个中部城市的外向度,大大提高郑州城市的对外开放度。高速铁路将把发展潜力巨大的郑汴新区与经济最活跃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有力地支撑中原崛起和郑汴新区的成熟。高铁将会有利于吸引大量的外来资金流和物流进入郑汴新区。比如服装、电子产品等,通过郑汴新区工业区的集散和再加工,推动郑州物流产业发展,并进一步加快沿海地区加工产业向郑州地区转移。
另外,高铁加强了郑州与大城市的交流,尤其是与大城市之间的商务往来频繁,高铁的效率和舒适度将缩短郑州与其他城市两地商务出行时间距离,更多企业机构会进入CBD中。由此郑州城市发展因高速铁路发生快速而显著的变化,高速铁路像一条动脉一样为发展中的郑汴新区输入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而郑汴新区中的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白沙产业集聚区、官渡产业集聚区、金岱工业园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郑州出口加工区等,将会获得极大的发展动力。
高铁交通带来的城市经济中心改变将会导致未来郑州大跨步地继续东移;未来城市人口的中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由老城区向郑东新区转移,高铁将会吸引更多外来人口居住,到2020年,郑汴新区人口将会达到500万人,相当于现在郑州规模,大郑州城市人口可能会达到1000万。
楼市格局因高铁而改变
同致行公司分析认为,在人口快速聚集、空间距离拉近、经济发展的影响下,郑州楼市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格局。
根据郑汴新区规划、高铁规划以及楼市发展现状,同致行公司分析称,郑州楼市将会产生三方面重大变化:房地产需求空间增大、楼市外向度增强、楼市区域发展格局转变。首先,郑州房地产市场需求量将会升级,跃升至千万级别,每年商品房销售量将会超过1000万平方米,巨大的需求将会支撑未来郑州楼市的快速发展。其次,郑州楼市外向度增强,由于高铁缩短了地域空间距离,提高了郑州城市吸引力,使得大量的省内市地人口和外省人口前来居住,这些外来人口将成为郑州楼市的购房主力军,目前郑东新区主要的购房者为省内市地居民,而省外人口较少,随着高铁通车,将会有更多省内市地和省外人口成为购房者。再次,郑汴新区将会成为郑州楼市的主要区域,可能占据半壁江山。区域内拥有良好的交通,经济发展活力强劲,土地供应充足。而老城区交通日益拥堵,可开发土地甚少,规划难度大。地铁的修建也使得老城区与新区距离缩短,距离对楼市的影响减弱,大量老城区人口发生迁移。高铁将会改变郑东新区土地价值,区域内土地价值增大,未来郑州商品房土地市场将会由郑汴新区主导;围绕着高铁将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承担着大批量物流和消费功能。
高铁,让本地开发商机智应对
高铁加速了外地开发商来郑州甚至是整个河南淘金的脚步。对于河南本地的开发商来说,该如何应对呢?
记者对本地一些大开发商采访后发现,在郑州本地除了在高铁车站附近开发楼盘外,到省内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抢占新商机已经是很多开发商计划之中的事情。
郑州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高铁这块大蛋糕给中原楼市带来的利润是显而易见的,在省外开发商纷纷紧盯这块蛋糕时,我们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占领省内高铁沿线的中小城市后,甚至可以走出去,到外省高铁沿线城市分一杯羹。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宋向清说:郑州本土开发商选择上山下乡,并集中在高铁沿线城市,道理和外地开发商到郑州开发房地产一样,都是资本逐利性的典型表现。不同的是,郑州开发商去的是三线中小城市,而外地开发商到的是省会郑州。这说明两点:一是郑州开发商出于抢占先机的考虑,在外地开发商纷纷进军郑州的时候,抢先一步占领中小城市,以觅得先入之利。这是智者的表现。二是在外地开发商巨大的资本实力、品牌效应和政府公关能力的多重冲击下,为避免竞争中失利,实施以退为进策略,通过占据三线城市,强化自身实力,实现农村包围城市。这是弱者的策略。
随着郑州等大城市房地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开发商的实力和品牌要求将更加严格,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在大城市的生存通道收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机会将大大降低,向中小城市过渡在所难免。而外地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由于对河南三线城市的开发潜力和价值评估存在疑虑,短期内直接进军中小城市与本土中小房地